電線電纜產業2021-2026年市場分析
近年來,隨著國內大規模開展基礎設施建設,特別是電網改造加快、西電東輸、特高壓等工程相繼投入建設,以及因為疫情影響全球電線電纜產品向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地區轉移,國內電線電纜行業市場規模迅速壯大,電線電纜制造業呈現出快速復蘇的局面。
根據數據顯示,近年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規模擴張有所放緩,由于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疲軟和制造業去產能的影響,2015年至今電線電纜行業一度出現規模下滑,并在2018年達到低谷,達到0.99萬億元。隨著我國對新能源等投資的加快,電線電纜行業開始緩慢復蘇。2020年電線電纜銷售收入達1.08萬億元,同比增長5.02%。新的增長點在新能源這一領域。由于我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,刺激了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崛起,包括軌道交通等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,電力電纜在需求端有了較大的增長。
我國線纜產業雖然具有很高的生產能力,但當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供需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,產品供給結構不合理,企業主要生產低附加值的中低壓線纜,其生產能力已出現過剩,過剩產能超50%,從而也導致了行業內企業設備平均利用率非常低,僅為在30%-40%;然而我國高端產品領域供給能力不足,目前主要依賴進口,尤其是航空航天、核電、高壓電纜超凈電纜料等高端產品。
據悉,我國的核電電纜市場超過80%的市場份額被法國電纜巨頭耐克森所持有;我國的船用電纜有50%的份額被耐克森持有,給我國的線纜企業造成極大的競爭壓力。
產能過剩、中小企業眾多、行業集中度極低、中低端產品競爭激烈、科技研發投入少等特點,尤其是作為電線電纜大國而非強國的現狀,使得我國電線電纜產業的發展受阻,是電線電纜行業內企業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。
在國家層面,國家給予“新基建”等重點戰略的政策以及資金扶持。在“十四五”綱要中,提到了優化國內能源結構,提高新能源的比重,建設智慧電網和超遠距離電力輸送網。2020年,國家電網公司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,全年固定資產投資4734億元,帶動社會投資超過9000億元。國家電網承諾,在“十四五”期間預計發展總投入5795億元,同比增加226億元,其中電網投資4730億元,同比增加125億元。
根據國家對電線電纜主要應用領域-電力(新能源、智慧電網)、軌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海洋工程等規劃來看,未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前景向好,行業產品升級趨勢明顯。預計到2026年行業需求規模有望達到1.8萬億元。